Part 1.
理財(誤:
- 窮小孩
- 靠勞力賺錢;只學習工作的知識;房貸、生活壓力喘不過氣;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
- 富小孩
- 不靠勞力,靠知識賺錢;學習知識,靠錢滾錢;股利、房租、利息支付生活費用;資產自動增加...。
- 1987,北投老家三合院被收購,拿了約600萬元。
- 鄰居「仲介」→ 92元價位買進20張台積電未上市股票,還有其他一堆未上市股票。
- 最後,只有台積電、世界先進活下來。
- 1989,跟媽媽借10萬元投資股票。大學剛畢業,之後去服兵役,無法接觸(操作)股票資訊。
- 1990,爸爸過世,媽媽一輩子當家管,4個小孩教養費用,經濟拮据→幫人改衣服貼補家用。
- 1991,價值10萬元的股票腰斬再腰斬→剩約2.5萬元。
- 學到股票有暴漲暴跌的特性。
- 讓作者安然度過之後的1995台海危機、1997亞洲金融風暴、2000網路泡沫、2003-SARS、2007-2008金融海嘯等危機。
- 台科大機械研究所就讀,持續做價差、換股操作。
- 1994,抱48萬元現金,幫媽媽到銀行繳交鑫成的現金增資,現已下市,有去無回。
- 1994,研究所畢業,開始上班。
- 大女兒出生。
- 台泥關係企業上班,月薪37500元,太太月薪20000元。
- 岳母(公務員世家)幫太太跟會,互助會3年,月繳3萬元。
- 太太薪水不夠付,作者幫墊付。
- 所有收入扣去生活費,剩下全投入股票,持續20年,但前後換6個工作。
- 包含3小孩陸續出生,養育費、教育費。
- 其中,當了5年夜間部代課教師,收入不穩定→1個月只能存幾千塊錢,2~3個月買1張股票。
- 邊做邊學、省吃儉用。不買房、不買車,只看2輪電影。
- 增加收入→白天私人公司上班、晚上夜間部兼課(鐘點費:400元/堂)。
- 高師大修教育學分、淡江修數學學分。
- 2000
- 結束5年代課老師生涯;考上台北捷運公司(起薪4萬6),報到3天離職,原因公家單位上面的缺額卡死,預估做20年能沒有升遷希望。<同時錄取xx證券產業分析師>
- 出版社上班,薪水不及北捷,但邊編寫高中職教科書,邊讀書考公立高職教職。
- 2001
- 本業:公立學校教職。
- 副業:下班及假日寫教科書→賺版稅投入股市。
- 省錢:不買房、不買車。
- 此時,股票總值約500萬元,每年股息20~30萬元。
- 總收入(日夜間部教書+版稅+股息) → 年所得約150萬元。
- 靠台積電股息,買下其他績優股。
- 2008
- 投資額破千萬,終於買奢侈品(1把「神刀」Sebenza 2萬元)激勵自己。
- 2008年7月,開始計畫23元以下買中信金,金融海嘯期間,只要股價比上次買進成本價低逢低加碼,5張、5張分批買中信金,累積80張。
跟銀行貸款500萬。(好像有在書裡看到,懶得去確認在哪裡)
- 2013(46歲)
- 股息買車養車
- 2013年底,18~19價位持續加碼中信金。如今持有313張。
- 2014
- 人生第一支智慧手機
- 小女兒升國一,用華碩(2357)的股息買Asus Zenfone 5。
- 股價10元抱到現在。
- 高築牆
- 穩定收入、房地產、績優股票。
- 廣積糧
- 股利、房租、利息。
- 緩稱王
- 不夠便宜不買、不是好資產不買、不投機賭博。
- 開源節流
- 選擇夜間部任教→ 省大女兒的托育費用,白天自己帶小孩。
- 暑假帶小孩到公立游泳池游泳→省外出旅費。
- 圖書館、書店 → 吹冷氣不用錢,順便養成閱讀習慣。
- 從日常生活中找投資點
- 腳踏車買不起
- 投資腳踏車概念股→巨大(9921)、美立達(9914)
- 奢侈品不是不能買,但是最好用來激勵自己。(1把「神刀」Sebenza 2萬元)
- 看好筆電市場,充電電池(18650需求會大增)
- 投資專門製作18650電池模組概念股 → 新普(6121)和順達科(3211) → 持有至今,獲利數百萬元,每年股息足夠買一些夢寐以求奢侈品。
- BMW最好交通工具
- bus,MRT,walk
- 買車容易養車難
- 保險費、車貸利息、保養維修費、停車費、罰單、拖吊油錢、稅費、吃和玩樂。
- 複利嚇人
- 買進負債
- 買車和養車資金直接投資40年→累積到4397萬元。
- 買新房(x),投資(○)
- 婚後,住在30坪自有老公寓(書中沒提房子是怎麼來的),不買新房原因有3:
- 資產減少 → 房貸
- 房子再繳清房貸前,都不算是資產(可收租、無貸款),只能算是負債(自住、有貸款)
- 繳清房貸,一無所有
- 不如拿買新房的錢,好好投資股票。
- 靠股息養股票(存股)
- 挑一家好公司
- 每年賺錢、獲利穩定 →每年發股利。
- 趁他倒楣時要買
- 仔細評估,不是因為公司治理、獲利有問題,而是外在利空因素。
- 長期持有
- 股票獲利2方面
- 股利
- 資本利得 ,炒短線作價差。
- 金融股存股好選擇
- 政府不會讓銀行倒閉
- 穩定
自我心得:太多專有名詞,看了霧傻傻。極為結果論。
- 投資股票最大的秘密就是低點買,高點賣。
- 好股票放越久 成本越便宜。
- 買股原則
- 營收開始成長
- EPS大幅成長
- 公司競爭力強
- 需求旺
- 舉例:台積電
- 短線操作
- 跳過
- 做價差,精算成本
- 賣出要繳交0.3%證交稅,以及0.1425%手續費。
- 買進不用交0.3%證交稅,要交0.1425%手續費。
- 一進一出的情況下,手續費和證交稅就吃掉0.6%價差。
- 價差超過2%,才有操作效益。
- 長期持股
- 把握往下買原則
- 鎖定要買股票,參考20周線(半年線),跌破小額買進,越跌越買,成本比半年均價來的低。
- 靠多年配股配息,降低成本持有,笑過不輸買在5000點時。
注意4數字
- 補充保費
- 股利(包含配股和配息)
- 股利所得超過5000元,要付股利x2%的補充保費。
- 股利所得超過1000萬元,最高只需付20萬元補充保費。
- 配股以每股面額10元計算。
- 例如:配發600股,金額就是6000元。
- 配股配息同一發放基準日,兩者需合併計算。不同發放日,則分開計算。
- 就算賠錢也要交。
- 可扣抵稅額:數額減半
- 跳過,看不懂。
- 配股配息,不是越多越好
- 公司在配股、配息後的營收獲利有沒有成長→有,填權息機率比較高。
- 殖利率別陷入越高越好迷失
- 股票殖利率 = 每股現金股利 / 每股限價
- 填權息比較重要
內功心法
- 衝版面,
自我覺得本篇很多都是結果論。 - 別太相信專家。
- 價值比價格重要。
- 掉下的刀子不要接。ex.2498
-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。
- 買股王,跟流行 通常沒好下場。
Part8.
便宜股票,看本益比去找
- 本益比 = 股價 / EPS(每股盈餘)
- 本益比是過去式,只能當作參考。
- 認真研究公司產業未來的前景。
- 不適用景氣循環股。
- 觀察產業和本益比的關聯。
- 注意盈餘分配多寡。
- 高成長股比較貴。
- 跟過去的自己去比。
- 適用獲利獲利的產業。
- 注意高本益比的反轉。
一但有經營團隊改變、公司方向出現問題,或是產業結構改變,還是要趕快把股票賣掉。
- 自己判斷錯誤
- 發現更優標的
- 本益比過高
- 經營團隊誠信不佳
Part10.
堅守6原則,加速財富累積
- 預留生活費(6個月)
- 只花存剩的錢
- 挑績優龍頭股
- 產品具競爭力。
- ex.台積電(2330)→全球市場具寡占性,技術領先正派經營。
- ex.統一超(2912)、中興保全(9917)→市佔率高,不易受產業循環影響。
- 獲利持續成長
- 連續5年以上,EPS為正數 → 公司長期賺錢
- 公司配息,高點套牢,也有解套的一天。
- ex.台灣大(3045)、中信金(2891)、富邦金(2881)。
- 淨利優於同業
- 公司高營收,不代表一定賺錢。
- ex.聯發科(2454)、第一金(2892)、兆豐金(2886) → 毛利率和淨利率長期穩定且優於同業,表未來獲利能力較放心。
- 定期定額買進績優股
- 攤平股票擁有淨值
- 逢低勇敢加碼
- 切記勿必做功課
- 股息再投入
懶人投資法 - 買台灣50
- 不可能倒閉、大盤連動高、不怕被套牢、研究大趨勢、不怕買錯股。
- 善用低進高出,作價差可賺到4%,勝過領一年股息2.4%(2013~2014年殖利率)→價差不用交所得稅,領股息要繳稅。
- 參考周線操作
- 技術指標
- 價格低於20周線→參考KD和MACD指標慢慢買進。
- 高於20周線→分批賣出。
- 用0050學習技術分析的技巧,未來用於其他個股。
- 賺了就跑
- 4~5%價差,獲利了結,保留現金,低點入場。
- 積少成多
- 耐心等待→每次做4~5%價差,1年做3~4次,總報酬率up up up!!!
- 切勿移情別戀
- 操作0050資金專款專用,賺到價差,切勿拿去投資不熟悉的熱門股,往往當熱門股賠錢時,是0050好的買進時機。
- 趁年輕多多閱讀、多多進修,學習理財知識。默默耕耘過去,會支持著未來。
Part11.
夫妻理財,交給有慧根的人
- 岳父母一家5口,4個公務員→岳母極為重視「穩定、保障」的理財方式。
- 自己疑問?參加互助會????穩定、保障???
- 家庭理財
- 不買負債。ex.車子
- 省錢投資。
- 分散風險。
- 分散投資ˋ掌控風險,但建議5檔以內。
用好公司股票,幫忙養小孩
- 煮飯洗澡瓦斯不用錢→大台北瓦斯(9908)
- 逛超商店買電器都能免費
- 統一超(2912)→太貴買不起→統一超母公司–統一企(1216)。
- 全國電子(6821)。
- 雞排 → 卜蜂(2515)、大成(1210)。
- 大賣場大潤發 → 潤泰金(9945)。
- 居家安全 → 中保(9917)。
- 豪宅買不起 買蓋豪宅公司股 → 長虹建設(5534)。
- 車子輪胎 → 正新(2105)。
- 養車換車 → 和泰車(2207)。
- 手機免費上網吃到飽 → 中華電(2412)、台灣大(3045)。
- nike puma addias運動鞋 → 三芳(1307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結論:
- 整本書切合書名的只有第6章,蔡明介的PCDA哲學裡有稍微提到。如何在6年存到300張股票!
- 最主要還是錢。
- 當初的未上市台積電股票,每年發的股利,養活了後面陸續的投資理財。
- 大學畢業等於失業。跟媽媽借10萬元→買股票。雖說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,普通家庭哪可能這樣做。
- ref. 跟媽媽借10萬?https://sports.ettoday.net/news/500848,這裡的2015年故事是媽媽嚇壞:我有心臟病耶,更何況是1989年的10萬元。
- 房子被收購,一般家庭想未來生活怎麼辦?吃哪裡,住哪裡?作者家卻是錢拿去投入股票???可能表示這算是多餘的閒錢。
- 1994~2000年,1994開始,6年內3個小孩出生,其中3年,收入共57500元,會費30000元,剩餘27500元,扣掉存股的錢3000多元,以3000計算,還剩下24500元月花費,平均一天約800元,供一家5口生活花費,還沒計算房租(可能沒有)、電費、自來水費、餐費等花費。
- 其中1年,作者假日趕場修教育學分。(我猜第1年)
- 所以有後面的 5年做夜間部代課老師領400元/小時鐘點費;白天私人公司工作,但可在家帶小孩省托育費用,晚上趕場做代課老師 → 同意義為,太太白天工作,晚上帶小孩,第一年假日也要帶小孩,因為作者去修教育學分。
- 太太or太太的家庭真的很carry體諒作者!!!
- 娶對太太也很重要
- 家裡的錢,除了前3年的會費外,之後都是作者自己獨自理財。
- 作者具有獨特的投資眼光,在錄取北捷公司時,同時錄取產業分析師的職位,表示作者可以自己初步分析產業的營運狀況,並讓面試官所認可,
- 作者對大環境趨勢,可以進一步分析各個的理想面和現實面,而不是聽從坊間股票名嘴,盲目跟從個股明牌。
- 這一切除了作者本身機械工程的背景外,還靠平常接觸一些相關投資知識,以致於後面考上公立的教職,直到有足夠穩定的本錢投資股匯市場。
- 這本書裡很多內容都一直不斷的被提醒,即使不是多重要的資訊,相信作者把寫參考書的那一套,也帶來寫投資理財的書,讓我一度以為某部分不是看過了,結果是不同章節,但講的內容一樣,是否有點充字數版面的疑惑?
- 全書作者的生平多,投資理財的心裡面也多,但是股票相關知識又相對地少!對比之前看的【Book】ISBN 978-986-175-079-8也是理財類,實在不過癮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